教師招聘考試易錯題練習
- 時間:
- 2022-06-08 09:54:38
- 作者:
- 方老師
- 閱讀:
- 來源:
- 深圳教師資格考試




隨著國家對于教育事業的重視,越來越多人開始想要為教育事業做貢獻,成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師。教師招聘考試競爭也變得激烈。但在我們備考的過程中,除了需要重視基礎知識點的鞏固識記之外,還需要注意教師招聘考試中的易錯題的學習。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幾道教師招聘考試中的易錯題供大家學習。
1.教育發揮主導作用的基礎和前提是( )。
A.教育的自身狀況 B.社會發展狀況
C.家庭環境效應 D.人的主觀能動性
1.【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發揮教育對人的身心發展的主導作用需要考慮到到的條件。第一,教育自身狀況。教育的自身狀況是教育發揮主導作用的基礎和前提,他包括物質條件、教師隊伍、教育管理等方面,故A選項說法正確。第二,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調動。主觀能動性在意識方面體現為人的需要、動機、目的等;從外部表現來說,體現為人作用于客觀事物的自覺活動。第三,家庭環境的效應。教育主導作用的發揮與家庭環境中的眾多因素有關,這些因素包括家長的職業類別、家長的文化程度、家庭的經濟狀況、家庭的自然結構、家庭的氣氛、家長的期望水平等方面。第四,社會發展狀況。教育主導作用的發揮受生產力水平、科技發展、社會環境、社會文化傳統和民族心態、公民整體素質等社會因素的影響。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選項。
2.教學活動中備課常有要“吃透兩頭”之說,這兩頭是指( )。
A.教學和大綱 B.課程標準和教材 C.課程標準和學生 D.教材和學生
2.【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備課的相關知識。學生是課堂教學的對象和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為使課堂教學更加切合實際,有的放矢,備課時教師不僅要準備教材內容,還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根據這兩點確定教學目標、進程,選擇合適的教法,這就叫作“吃透兩頭”。因此,D選項正確。
3.講述行為是教師課堂上最常用的教學行為,運用時應注意不超出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限,一般而言,對小學、初中學生的講述時間以( )為宜。
A.5-10分鐘 B.10-20分鐘 C.20-30分鐘 D.50-60分鐘
3.【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講述行為常有被誤用的情況。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講述行為常有被誤用的情況:①過短的時間內呈現了過多的新知識。②講述時間太長,超出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限。一般而言,對小學、初中學生以講述10~20分鐘為適應;高中生以20~30分鐘為適;大學生及成人以30~60分鐘為適。③講述內容缺乏組織性、邏輯性。④講述不顧及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或對學生知識準備作想當然假設。⑤講述時沒有激發起學生有意義地理解知識的心理傾向。題干中考查對小學、初中學生的講述時間,以講述10~20分鐘為適應,因此本題答案是B。
4.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王陽明5歲還不能開口說話,卻能默背祖父的眾多藏書。這說明( )。
A.人的發展具有階段性 B.人的發展具有不平衡性
C.人的發展具有順序性 D.人的發展具有整體性
4.【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個體發展的不平衡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發展速度,在不同年齡階段變化是不平衡的;二是有的方面在較早的年齡階段就已達到較高的水平,有的則要到較晚的年齡階段才能達到成熟的水平。王陽明的案例說明身心發展的不同方面發展速度是不一致的,B項正確。
A項:階段性是指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兒童從出生到成人,他們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過程,具有一定的順序性。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不屬于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5.高一(2)班的班主任王老師在班主任教育教學過程中,從來不采取“一刀切”的辦法,因為她深刻的認識到人的身心發展具有( )。
A.階段性 B.連續性 C.差異性 D.順序性
5.【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對人的心理發展的特征的理解與掌握。人的心理發展的特征包括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和差異性五個方面。其中,差異性是指雖然任何一個個體的心理發展總要經歷一些共同的基本階段,但不同個體發展起始時間有早有晚,發展速度有快有慢,最終達到的水平有高有低,發展的優勢領域往往也存在千差萬別。解答本題的根本要點是區分不“一刀切”針對的是年齡特征的差異,還是在年齡一致的情況下的個別差異。題干中指明王老師不“一刀切”的對象是一個班的學生。我國現在的學校都是按年齡編班,因此可以排除年齡特征的因素。故C項正確。
A項:階段性是指個體的心理發展在某些年齡階段會因為持續發展的積累而出現某種心理特質的突發性變化或出現新的心理特征,從而表現出階段性的特點。如上分析,關注年齡特征的差異是階段性的要點,不能因為出現“一刀切”這個現象就不顧題干前后邏輯,一律認為一定是階段性。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連續性通常稱為連續性與階段性,而不是單獨作為人的心理發展規律的一條而存在。連續性與階段性是內在統一的,排除。
D項:順序性是指兒童從出生到成人,他們的心理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過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順序性。這一發展順序不可逆,每一個發展階段也不可逾越。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以上就是關于本篇易錯題的相關解讀,希望老師的解析會對大家有所幫助,祝大家早日成師。
以上就是教師招聘考試易錯題練習的全部內容,如果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深圳教師招聘或者深圳教師資格考試的資訊,請掃描下方和右側二維碼關注我們